数字赋能文化|科技助力焕新

数字赋能文化|科技助力焕新

 

寻路蜀道 探寻翠云廊的“常青秘诀”

艺述>

时间:  2023-11-03 10:15:42  |  来源:  华西都市报

原标题:保护古柏一个村庄的接力寻路蜀道采访团探寻翠云廊的“常青秘诀”

(转载)寻路蜀道探寻翠云廊的“常青秘诀”


翠云廊古蜀道。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

(转载)寻路蜀道探寻翠云廊的“常青秘诀”


每棵古柏都有自己的“身份证”。刘彦谷摄

(转载)寻路蜀道探寻翠云廊的“常青秘诀”


杨少凡每天像照看孩子一样照看古柏。受访者供图

行走在被誉为“世界奇观”“国之瑰宝”的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古柏林中,脚下是古老的青石板路,两旁翠柏高耸入云,夹道成廊。

护林员杨少凡仔细留意着树木的生长情况,除去树旁的杂草。走到有人户的地方,他还会宣传注意森林防火、防止乱涂乱画。走完这片林子,不知不觉一天也就过去了……多年来,不管天晴下雨还是严寒酷暑,他都像照看孩子一样,细心呵护着家门口这片古柏林,饱含深情。

在翠云廊所在的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天桥村,几乎人人都是杨少凡这样的护林员。日前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“寻路蜀道”大型人文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天桥村,走近这群护林员。

听着古柏故事长大

“一棵名为‘剑阁柏’的古树,是翠云廊内最高、树龄最老的,远看似松,近看似柏,果实状如松果,裂纹似柏果,兼具了松树和柏树的双重特征,称得上世间罕见……”秋日暖阳透过古柏茂密的枝叶,斑驳的影子照射在古朴的石板上,也照射在和孩子们讲故事的王桂芳身上。

家住天桥村党群公共服务中心旁的王桂芳今年71岁,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。上世纪70年代,她曾担任过天桥村妇女主任、团支部书记等职务,每次开妇女大会时,她都会积极宣传古柏保护的重要性,让妇女们回家教育好自己的小孩,在玩耍和看牛时不要损坏古柏。

退休后,王桂芳仍对古柏念念不忘,主动请缨打扫翠云廊景区卫生。“我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在古柏身边。”每天,她早早来到景区,除了打扫卫生外,还常向往来的游客宣传保护古柏的相关知识。“我们从小听着古柏的故事长大,父辈们告诉我们要保护古柏。当地人像敬畏自己的长辈一样敬畏古柏,它们是我们村的‘守护神’。”王桂芳笑着说,“我们长大了,也跟孩子讲古柏的故事,告诉他们要保护古柏,学校的老师也一直教育娃娃要保护古柏,我的女儿们小时候写作文都是写古柏的故事。”

一个个或神秘或浪漫的传说与故事,成为不少村民难以忘却的记忆。在父辈的句句叮嘱中,“古柏是世代遗留的宝贵财产,要保护好它”的理念深深植根在一代代天桥村村民的心中。

保护管理与时俱进

一把用来清理杂草的镰刀,一个用来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的小喇叭,一个用来照明的手电筒,这便是天桥村几乎人手一个的“巡山工具包”。

“在天桥村,几乎人人都是护林员。”天桥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明笑着说,除了专门的护林员、网格员,村上还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队,村民会自发地为古柏除草、清理枯枝、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等,“这些古树是我们的一个地标、一种文化,日常巡护早已成了村民生活的一种习惯。”

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,天桥村的每个生产队都安排了两名村民巡视保护古柏,发现有枯枝掉落等情况会第一时间报告,“即便是在砍柴烧火的年代,靠近古柏的杂草和杂柴都没人砍。”杨玉明说。

时代更迭,古柏保护的理念也与时俱进。1987年,剑阁县各乡镇成立了林业工作站,负责区域内林业工作,涉及古柏沿线的乡镇还同时承担古柏管理保护工作。在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村民们开始采用更科学的措施保护古柏。为了古柏不受病虫害侵蚀,村上组织村民们用烟雾剂熏古柏上的柏毛虫。每年森林防火期,村民们也会及时对古柏附近的杂草杂柴进行清理,防止干燥起火。

“现在讲究科学保护古柏,村上积极配合林业部门,常态化开展防病治虫、森林防灭火等工作,一定会全力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资源。”杨玉明信心满满地说。

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柏,剑阁县给蜀道翠云廊剑阁段7778株古柏都办了一张“身份证”,编号由11位数组成,前6位数“510823”和当地居民的身份证一样,代表广元市剑阁县户籍,后5位则是每棵树的编号。扫描“身份证”上的二维码,手机界面便会跳转出古柏的电子档案,树高、树径、品种、位置经纬度等全方位信息一览无余。身份化的识别管理模式,能够随时对古柏生态环境、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,便于对长势衰弱的古柏“一树一策”制定保护措施。

近年来,剑阁县构建县、乡镇、村组、网格员“四级”树长组织体系,创新建立蜀道古树保护“林长+树长”模式。根据古树名木分布和乡镇区域,划定12个县级树长责任片区、45个责任段。按照“一树一人”“一树一档”“一树一策”管理要求,严格落实“定树、定人、定责”制度,逐株挂牌编号,划定责任到人。不仅如此,当地还聘请省林科院、省林勘院、四川大学、川农大等科研院所专家,重点对蜀道沿线古树开展全覆盖“体检”。

大手拉小手传承

“请不要在林区内吸烟,不要在古柏树上乱涂乱画……”今年中秋国庆假期,天桥村迎来了一波旅游小高峰,放假归来的孩子们拿着小喇叭,走街串巷地向游客、村民宣传护林防火知识。

“虽然孩子们年龄小,但都是一个个了不起的护林员。”杨玉明说,在天桥村,爷孙俩一起巡林、护林,是常见的景象。

“在家有长辈的言传身教,学校也会开展主题班会、志愿者实践活动等,等我长大了,我也要像爷爷奶奶一样,尽我所能去保护古柏,为蜀道古柏常青常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杨玉明说,每当听到村里的小孩用充满童真的语调说起保护古柏的话,会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,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返乡,共同守护传承千年的古柏。”

翠云廊历经沧桑千年,如一条青翠长龙横卧在山峦之间,仰头欣赏古树,俯身触摸“年轮”,在时光流转之间,感受生生不息的奇特力量,一代代天桥人、剑阁人对自然生态的敬仰,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努力也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,代代相传。

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吴德玉刘彦君纪陈杰陈远扬